>>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提案工作
筑牢未来之基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自治区政协委员多维度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4 09:37:43   来源:华兴时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匡建平、周利民、吴夏蕊围绕青少年网络安全、普及青少年生理知识、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建言献策。

  加强对外交流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近年来,自治区科协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组织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品牌赛事,扎实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青少年高校营、青少年科学节及研学实践等活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青少年创新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自治区政协委员匡建平在《关于将我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对外交流的提案》中指出,我区作为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资源有限。

  他建议,在我区现有开展的常态化对外交流合作活动中,融入青少年相关交流合作板块。通过组织STEAM课程体验、相关活动实践、科技教育论坛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和文化参访体验等线上线下活动。为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及教师学习交流、拓展科技文化视野搭建平台,提升我区科技文化交流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我区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及科技教师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织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护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周利民提交了《关于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的提案》,指出青少年在学习、社交、娱乐等生活场景中与网络紧密相连,根据《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玩游戏、在线社交、看短视频等占青少年网络行为的35.7%、34.6%、23.3%。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规范网络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亟须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中学习知识、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一些网络游戏、短视频通过开发门槛低、互动性强、快节奏的网络产品,误导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不规范的网络行为,带来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交友不当、影响身体健康、诱发金钱犯罪等各类严重危害。”周利民建议,教育部门、学校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和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家长、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青少年参与积极健康的课外活动,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关注网络行为,积极参加有益的网络活动。公安、网信等部门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严格执行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加强对网红、MCN机构等监督管理,引导其发布具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网络产品,坚决打击低俗、暴力、擦边等不良网络行为,净化网络内容生态,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安全。

  家校社共育 普及青少年生理知识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吴夏蕊在《关于推动普及青少年生理知识的提案》中指出,青少年是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最快的时期,是继婴儿期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人生的“第二次机会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生理健康教育与干预,促进未成年人的精神卫生。因此,青春期发育和健康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调研,吴夏蕊发现,青少年接触的信息内容过于庞杂,易被网络中的不良色情信息所引诱,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理观念的形成。中小学阶段,在升学压力和传统教育观念的主导下,许多学校将主要的教学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与升学考试相关的主要学科中,生理教育课程被视为可有可无。这种课程设置的边缘化使得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很难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生理教育知识。我国家庭层面的生理教育困境由来已久,多数家长仍受传统文化及道德观念影响,羞于与孩子交流生理相关的话题。

  吴夏蕊建议,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性教育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制定详细的性教育教学大纲,明确各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性知识重难点。如小学阶段着重讲解生理卫生常识,初中阶段深入讲解青春期生理变化,高中阶段则进一步拓展性心理健康和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建立科学完善的性教育教学成果评估机制,学校可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定期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掌握程度、性观念以及性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调查。 (记者 王 茜)


【责任编辑】:包瑞